下一个人生的五年…
今年的目标:
01/06
新年假期写了一个简易的编译器。希望今年都能有这几天这么好的状态。
今天看到一个有点惊喜的网站,已经很少见这样认真的中文内容了,而且很难得的,居然是简体字,看了一下About,果然不在中国。
01/08
看了一遍又一遍,尝试填了一下这张表…
3601 | 3602 | |
开始 | 曾小贤 胡一菲 | |
展博回国、宛瑜出走;子乔美嘉来婚礼蹭饭 | 曾小贤 胡一菲 陆展博 林宛瑜 | 吕子乔 陈美嘉 |
关谷找错地方 | 曾小贤 胡一菲 陆展博 林宛瑜 | 吕子乔 陈美嘉 关谷神奇 |
小贤吻了一菲 | 胡一菲 陆展博 林宛瑜 | 吕子乔 陈美嘉 关谷神奇 |
小贤搬回公寓 | 胡一菲 陆展博 林宛瑜 | 吕子乔 陈美嘉 关谷神奇 曾小贤 |
美嘉离开;展博宛瑜环球旅行 | 胡一菲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
悠悠来找子乔;张伟错过婚礼 | 胡一菲 唐悠悠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张伟 |
羽墨一菲重逢 | 胡一菲 唐悠悠 秦羽墨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张伟 |
张伟输掉房间;羽墨假装失踪 | 胡一菲 唐悠悠 张伟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秦羽墨 |
羽墨工作变动;张伟出门探亲 | 胡一菲 唐悠悠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
美嘉陪艾派德来办画展 | 胡一菲 唐悠悠 陈美嘉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
悠悠关谷开始同居 | 胡一菲 陈美嘉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唐悠悠 |
展博宛瑜旅行结束 | 胡一菲 陈美嘉 陆展博 林宛瑜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唐悠悠 |
宛瑜去意大利 | 胡一菲 陈美嘉 陆展博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唐悠悠 |
展博加入EIO | 胡一菲 陈美嘉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唐悠悠 |
张伟尾随薇薇回到公寓 | 胡一菲 陈美嘉 张伟 | 吕子乔 关谷神奇 曾小贤 唐悠悠 |
01/14 关于数字遗产
我大约从20岁开始在这个wiki记录自己的生活,如果我80岁去世,那在我去世之前,这60年的人生记录该怎么办呢?我自己买了域名和服务器,做了定时备份,数据也全部都是明文存储,就是不想把自己的数据交给互联网公司,不想因为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弄丢自己的数据。那么如果我要在去世之前把自己的数字资产都删掉的话,那个时候的我会是什么心情呢?我们这一代好像确实是第一次面对这样问题的一代。
01/17 Cursor
考察了很久,今天还是花$20订阅了Cursor,以前犹豫的理由是「Cursor并没有提供任何自己的服务,它只是包装了一下OpenAI或Claude的API、而这些API才是真正核心的服务;而以花钱买API token的角度来考虑,Cursor的价格并不吸引人」。但是经过一天的高强度使用后,这个想法还是很快改变了:AI回答的质量很重要,确实值得为之付费,但是让AI更易用的软件界面,也一样值得,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提高效率,而在后者的评判标准上,我认为Cursor做的确实很好。总结:Cursor很值得向每一位程序员推荐。
01/18
电脑关机
今天听到一句话:「2024年了,现在还有Mac用户会关机吗?」
答:我就是一个严重的洁癖,我不只习惯每天关机,还在自己的所有电脑上都装了还原软件(就是网吧或者学校机房用的那种,每次重新开机都可以重置系统的软件)。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前,当天产出的代码整理好推送到Git,文档整理好保存在飞书或者Notion,然后关机、断电、这一天产生的所有临时文件都被删除,这就是我结束工作的仪式。虽然经过一天的工作后经常会很累,但是关机这一刻我又像充满了电一样。也正是这样清晰的「下班仪式」,让我的个人时间免于被工作侵扰。
写博客
写博客并不是什么「高雅」或者「很难」的事情,毕竟现代社交网络的出现和短视频的兴起也并不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在这之前,不是有很多信息都是以纯文本的形式传递的吗?平时会有很多零散的想法,但是又没有到需要特地告诉某个人的程度,只要把这些想法梳理一下,去掉隐私的内容,就完全可以当作博客的内容记录下来,不管是为了让别人看,还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看。简体中文的互联网,也有过开放、自由、没有戾气的时代,也有过「中文很干净」的时代。
01/20 汉字排版
日文里面,为了发音有些假名会小写,比如「けっこん」中的「っ」,但是即使是小写的假名,也要占据一整个空格,另外日文中的符号也都是全角,比如「123ABC」,这些符号虽然在形态上要比汉字简化得多,但是也都是占用一个完整的空格。这样可能看起来稍有不协调,但是有一个好处是:所有的字符都是完美对齐的,文字渲染在屏幕上就像写在方格纸上一样,非常整齐。而中文里没有假名,汉字也不需要变小,每个字都是一个完整的方块,这样的书写系统天然就是整齐而有序的。
所以「在 每 两 个 汉 字 中 间 放 一 个 半 角 空 格 实 在 是 很 破 坏 美 感」
01/26
个人认为不是AI在污染中文,而是CSDN在污染中文互联网和中文AI
01/31 今年初の目標達成、点数があまり高くないけど、嬉しい。お疲れ〜 :)
已经是第4次在外面自己一个人过春节了。
我不会算农历,对于现代的普通人来说,农历除了计算节日之外可能也已经不太会用到了,所以其实用公历的新年作为一个阶段的结束更适合。今年元旦的时候也整理、总结了一下2024年,本打算把去年的总结写下来,写的时候却又没有什么动笔的欲望。反而是春节,即使没有假期、没有回家、身边也没有什么春节的氛围,反而想要写点什么东西欲望更加强烈。
只是当作一些情绪的记录吧。
一、中餐
挺想念家里的饭菜的。
来到日本之后,有好多东西一次都没吃过:韭菜炒蛋、番茄炒蛋、蒜薹炒蛋、西葫芦炒蛋、炒花菜、炒胡萝卜、炒卷心菜、煎蛋(日本基本只有生蛋和温泉蛋),这些我都很想再吃一次。其实平常每天吃的也都不错,所以并没有特别想过想吃哪些菜,但是一到过节,仔细想一下之前在家里吃的饭菜,才发觉其实有好些很久都没有再吃过了。平时偶尔也会去中餐店,有中国人开的也有日本人开的,必有的菜一般是: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回锅肉,确实是很符合日本人对中餐的印象,但是偏中国北方风格的菜却比较少,或者说像家里那样简单的菜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太简单、太家常了吧。其实别说日本,就是在重庆的4年,这些菜也很少吃到,实在是很想念北方的面食,想念北方。
二、年味
我很难说所谓「年味」到底是什么,只是从感觉上来说好像确实变淡了一些。
在家里过春节有挺多累人的地方的,比如看亲戚,我实在是难以习惯。但是我也有很多喜欢过年的地方。其一是过年的一段时间,好像是少有的可以完全放下压力的几天,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完全不会有罪恶感。毕业之后我们就没有了暑假,但是每年过年的时候,大一的暑假好像就会暂时回来那么几天。其二是春节总是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和人,小时候过年其实可能也并没有那么开心,但是现在确是无比的怀念,果然记忆会被时间修改,坏的记忆慢慢消失只剩下好的记忆,像酒一样越酿越香。
除夕这天我突然很想再看一遍「小森林」,我一直记得「小森林」里面做年糕的那一幕,不知道为什么一部日本的电影会让我感受到一点奇妙的「年味」。这天还看到一句AI生成的话:「宋人迎春不备商周之器,明人守岁不穿汉晋深衣,传统本就是流动的盛宴」,有点高中作文的味道,但是好像也蛮有道理。时间在流逝,世界在改变,慢慢收集回忆,慢慢向前走吧…
三、电影
时间是长河,电影是锚点。
从大学的某一年开始,决定每年的元旦夜和除夕夜看一部电影,刚开始可能是因为孤单,但是之后发现这样做也有其他的好处:看电影时身边的场景、自己的心境好像被「拍照」一样,和对电影的记忆保存在了一起。每当重看那部电影,或者仅仅是看到电影的名字或者海报,就好像能短暂回到当时一样,就像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小蛋糕。
如果问我中学的时候经历了哪些事情,我可能很难回答,但这不一定是忘记,而可能只是记忆在脑中但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起。奇妙的是,每次看到「人再囧途」,就总是能唤起很多初中时代的回忆;每次看到「星际穿越」,总是能想起很多高中时候的事情。如果用计算机专业的术语来说,记忆就是「内存」,电影就是「指针」吧。
这总让我想起古代的中国。秦汉、唐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先把「人和朝代」放在时间之上,君主更替、王朝覆灭,我们的时间也就重置,从头开始,新的朝代到来,我们就忘记之前发生的事情,仿佛它们从未发生,所以我们也陷于无穷的历史周期律。但其实不应该是这样,时间应该在我们之上,不管朝代是如何的变化,时间都是一样无情地向前流动。所以我们需要西历,虽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是它却提醒我们在时间中的位置。一个宋朝的人,不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宋朝之前是什么,因为「宋」这个汉字之前什么也没有,但是一个2025年人会想100年前发生了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1925的存在,因为数字的排列就是这样,时间就是这样如此不言而喻,没有任何人能改变。
回到电影。自己每天都过着类似的生活,平凡、普通、稍有无聊,经常就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我不知道又有多少时间流逝,这又常常让我感到对时间的焦虑,而电影就像锚点,让我找回时间的概念,免于在时间的长河中被淹没。
四、目标
乱写了很多,总算要回到现实了。
年龄:工作一年后选择再回到学校,我会有年龄焦虑吗?大四毕业、要进入职场的时候,我很焦虑;当我递交留学材料的时候、拿到签证的时候、踏上去日本的飞机的时候,这些焦虑又好像减轻了很多,可能是因为能明确地感到自己在向前进吧;而去年25岁生日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距离30岁只剩下5年了,这些焦虑好像又回来了一些。我感到紧迫,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即使走得慢一点,也请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
金钱:人生的下一个5年的,我的目标是什么呢?顺利毕业、顺利就职、拿到日本绿卡、攒够X万。前三个好像都不难,都是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的目标,但是当算到钱的时候,又有点难以确定这个数字了。我用将近4年的时间来读书,我明白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但是当算到这笔帐的时候,又会开始计较值不值得了:「如果我没有来读书,我会不会过的不太一样呢?如果我在国内一直工作的话,30岁之前的存款目标我能定到多少呢?现在又能定到多少呢?」。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物欲强烈的人,相反我喜欢简单的生活,但是金钱毕竟还是生活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是啊,我还是难免陷入这样的患得患失。
学历:没有报考东京大学会后悔吗?其实我挺感谢能思考这个问题的自己,我知道自己对学历有着这样无意义的虚荣心,但是承认这一点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而不承认、不思考,也就不会解决。考完之后,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报考更好的学校,但是当时决定要报考哪所学校的人是我自己,苦也是自己吃的,失眠、焦虑的夜也是自己熬过来的,这些我都记得,既然记得,就不要否定曾经的自己,因为曾经的自己也有他的烦恼,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我已经很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喜欢和别人比较这件事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而这也确实可能是大部分烦恼的来源,既然明白这一点,就开始放下这种执念吧。总之,我希望自己对学历的追求就到此为止了,对「优绩主义」的执着也到此为止了。即使没有外界的评价,也能坚持自己的所爱、获得自我肯定感的人,他们都很有勇气吧,我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勇气。
家人:再回国的时候,家人会是怎样的呢?除夕晚上和家里打电话,看到我的爷爷奶奶,突然发觉他们已经这么老了,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我在国外也不方便直接打电话,所以这么久以来,就从来没有和他们联系过,突然有些心酸。希望我能有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的骄傲。
五、选择
对自己真诚。
如果问自己,选择留学有没有后悔的话,答案应该是不后悔,虽然这个答案里倒也包含了很多苦涩和不舍就是了。一方面我很难完全离开我的国家,即使我认为现阶段的她有很多问题;另一方面,我也想要一个可以随时无条件接纳我的,安全自由的地方,特别是在经历过上海那魔幻的一年之后。
这是一个分裂的世界,有的人被迫做出选择,有的人被洗脑跟随别人做出选择:「东或西」,选择一个吧,选择一个就有队友、就有观众、选择一个就有安全感,但我不想像这样「站队」。政治机器都是不可信赖的,而人类基本的价值观是相通的,和民族或国家无关。很多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把自己当作一个人,问问自己就可以了。
没头没脑地写了这些文字,最后还是祝自己新的一年顺利吧。能读到这里的你,也祝你新的一年顺利,谢谢你。
2025年1月29日 东京
02/28
さくら さくら ただ舞い落ちる
いつか生まれ変わる瞬間を信じ
泣くな友よ 今惜別の時 飾らないあの笑顔で さあ
森山直太朗 - さくら(独唱)
未来へ - Kiroro(キロロ)(フル)
毕业了,明天就是新的开始,頑張るぞ
03/03 雪❄️
03/23
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集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汗,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沙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為這季節命名——「春」。
摘自《春之懷古》(張曉風)
2025年的春天,是从今天开始的吧
03/28
今天搬到了大阪,又要回到大学的校园了。
在东京的一年半就像流浪,住在这个国家却又好像和它没有任何联系。
现在终于有了一些归属感。
04/06
最近のあいみょんさん: